墓地1142019-04-18 18:47:27
树葬、海葬、深埋、格位存放……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生态安葬方式。
为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,2016年2月,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》,这是国家在殡葬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个专门性文件。
民政部表示,将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,让群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安葬理念,支持和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。
如在火葬区,推广骨灰植树、植花、植草和骨灰立体安葬等方式,倡导选择节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海、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;在土葬改革区,倡导选择节地型遗体墓位以及遗体深埋、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。
资料图:清明节前夕福州举行骨灰海葬活动,图为家属将先人骨灰及鲜花撒向闽江口海域。吕明 摄
据媒体报道,2019年3月,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,工作人员介绍了两种新型的生态安葬方式。
一种是让骨灰经过高温高压直接转换成珠子,或者是将骨灰、头发与矿物宝石相结合加工成饰品。此外,骨灰还能转化为“钻石”,不过,这一方式目前尚未正式推广。
“选取身体的(一部分),比如说头发,或者骨灰的一部分,来和矿物宝石结合在一起,做成珠子,转化成一个小吊坠一个小戒指,随身佩戴,甚至可以把骨灰转化完之后,放到家里去祭奠。”八宝山殡仪馆副主任周为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。
关于安葬的方式,有人认为生态安葬“回归了自然,这是与世界告别的最好方式”,也有人倾向于传统墓地,入土为安,“人活一辈子,不能到最后连一个放小盒子的地方都没有”。